优艾设计网

供销社重建、社区食堂试点 国资入局会不会冲击零售和餐饮业?

优艾设计网 https://www.uibq.com 2023-04-01 11:47 出处:网络 作者:PS百科
最近有两个消息关联在一起很有意味,一个是恢复重建供销社,一个则是社区食堂试点。

最近有两个消息关联在一起很有意味,一个是恢复重建供销社,一个则是社区食堂试点。

两个消息关联在一起,有些人担心是不是零售和餐饮两大行业要垄断经营,甚至一些人担心此举是“开倒车”,有悖经济市场化。

其实以上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先拿恢复重建供销社而言,今年10月份一篇关于“湖北省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社员45.2万人”的报道引发关注,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供销社”一词太有年代感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今在市场经济下重提恢复重建太不合时宜了。

供销社确实在那个“凭票购物”的年代发挥了重要职能,但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就应该让它随着时代的潮流善始善终,不应该拔苗助长,更不能借助政策引导重建。

上述观点我100个赞同,但是请认清楚一点,供销社兴于计划经济,但却从未消失,根本就谈不上“重出江湖”。供销系统一直都存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还属于正部级单位,在省市县三级都有分支,下挂数量不少的事业单位、企业、行业协会和基层社。

可以这么说,供销社一直都在我们身边,而且“业绩”不错,2021年全系销售总额6.26万亿元,比头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还要多。

“供销社一直都在,年销售额数以万亿计,那么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供销社的存在呢”?原因很简单,基层供销社根本就没想着和个体或民营商场超市“抢饭碗”,在很多农村地区,供销社甚至连牌匾都不挂,但却是农民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的重要渠道。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看明白了,所谓恢复重建供销社并非是要在商品零售领域搞垄断经营,更不意味着民营经济退场,而只是要在涉农领域有所为,比如化肥、种子、农业生产工具等,至于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消耗品,不会出现统购统销的情况,大家选择购买渠道的自由选择权还在。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如今的供销社性质早就与计划经济时代不一样了,现在走的是市场化改革的路子。

恢复重建供销社,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比如对于消费者而言,多了一个购买渠道,可能会出现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更便宜的现象,大大降低生活成本支出;再就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能以更低的价格、更便捷的渠道购买到保真的种子和化肥,这也是我们保证粮食安全的需要。

再来说一下“社区食堂”:社区食堂的试点会不会对餐饮业产生影响?

除了供销社恢复重建的消息,另一则关于社区食堂的消息也引发了一轮关注:住建部和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了“社区食堂”试点。

有些人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误认为“国营饭店”回来了,会对餐饮业造成冲击。事实果真如此?非也!

社区食堂是“国营饭店”?当然不是。其实早在这个“通知”印发之前,很多地方早已开设了一些社区食堂,比如我们这里大概两三年前就有了,负责运营的是城投公司,针对一些较大的社区,尤其是老年人聚居的老旧小区,在小区周边开设了一些食堂,还有一些县区在农村也建立了“老人食堂”。

这些食堂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其中小区周边的社区食堂10元就能吃饱,客户群体主要针对周边老人和在附近上班的上班族;农村的老人食堂,相关部门会给予一定的补贴,7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补贴后的价格是1元。

你觉得这样的社区或农村食堂会对餐饮业造成冲击吗?社区食堂的基本逻辑不是把所有人都赶进去吃饭,而是方便附近居民就餐,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如果说民营饭店存在的目的是盈利,那么社区食堂出发点则是普惠性、便利性和公益性,根本就不是与盈利性质的饭店争夺客户客流。

当前我国老龄化率日渐升高,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1.91亿人,老龄化率提高到13.52%,距离进入老龄社会仅不到0.5个百分点,全社会面临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而民政部另一项数据则显示空巢老人占比已超过50%,一些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空巢率则达到了70%以上。

结合以上两个数据不难发现,老年人的基数在增加,同时大量老年人不与子女共优艾设计网_设计同生活。站在老人的角度上,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而社区食堂的存在就缓解了这个痛点,这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你想让盈利性质的饭店承担这个社会责任?恐怕很难。

所以说“社区食堂”对餐饮业真没什么影响,不会造成较大的冲击,本身两者的定位和服务人群就不一样,根本就不属于“竞品”,大家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就餐。

再退一步讲,回到住建和民政两部印发的这则“通知”上,仔细阅读了全文,文中关于“社区食堂”是这么说的: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看明白了吧,一是“食堂”的定位是“服务设施”,再就是也不是只提到了食堂配套,还提到了便利店、理发店、药店、家政等等各类服务设施,这些都属于社区生活最为基本的配套设施,怎么就单拎出来一个“食堂”大书特书呢?本质上社区食堂也是社区配套设施的一部分,过分“抓重点”未免有博取眼球的嫌疑。

综上,看问题要全面,无论是供销社重建还是社区食堂试点,都不代表民营经济退场、国营资本强势回归,更多的是出于普惠、服务、养老的目的,加持的是居民生活的便利性罢了。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