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没墨梅图是谁画的呢??

优艾设计网 https://www.uibq.com 2023-03-24 14:08 出处:网络 作者:PS教程
请问没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问答墨梅图是谁画的呢?360U3135488385 2022-02-03 15:22   墨 梅 图 元 王 冕  “古今画梅谁者高,前有补之后王老。”(补之即宋代画梅高手杨补之,王老即王冕。)这是明朝鲁宗贤
请问没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问答墨梅图是谁画的呢?
360U3135488385 2022-02-03 15:22

  墨 梅 图 元 王 冕

  “古今画梅谁者高,前有补之后王老。”(补之即宋代画梅高手杨补之,王老即王冕。)这是明朝鲁宗贤对以画梅著称于世的王冕的高度赞许。

  画墨梅,最早是由北宋时的华光和尚开始的。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在他之后,杨补之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杨补之创造了两种画梅的方法:一是用水墨涂在绢上,烘托出梅花的点点白葩;另一种是以墨笔圈出梅的花瓣,即是现在还流行的所谓圈花法。这两种画法都能显示出梅花纯洁高雅的特色。王冕继承了华光、杨补之的传统技法,并在这一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元代后期,由于文人学士以绘画自我抒发意趣的作风继续发展,追求笔墨趣味,祟尚水墨写意,笔墨技法精益求精,花鸟画进一步趋向雅淡清逸。当时画墨竹墨梅的风气十分盛行。王冕画的墨梅,“神韵秀逸”,姿态万千,或繁枝密花,绚烂盛开,或嫩枝疏蕊,含苞欲放,把梅花那俊俏秀丽,富有朝气的丰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幅《墨梅图》取巨梅一幅枝,搓错的枝桠,枝繁花密,干蕊万朵,有张弓弩拔之势,充分表现了寒梅怒放的丰神和风骨。迷漫的花蕊,生机动露,显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气势。布局上以密取胜,并做到了密而不乱,繁而有韵。朱方霭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别开生面。”(《画梅题记》)花)午的构图,一般说来有疏、密、不疏不密三种表现方法。王冕这幅《墨梅图》即属于密的一类。王冕不仅吸收了华光的“多而不紫,少而不亏”和杨补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尊蕊疏疏”的理论,而且有所发展,做到疏疏密密,密中有疏,疏散处硫,交错处密,枝于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王冕画墨梅,尤其是画枝干,十分注重质感的表现,他用笔顿挫得宜,笔力道劲。有时画枝梢,一笔拉到几尺长,引枝断而复连,停而不滞,一气呵成。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这种笔墨洗炼的功力,正如清朝何援王诗中所写:“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窃宛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王冕圈梅花的功力也很深,在圈花方法上,他将杨补之的一笔三顿挫,改优艾设计网_设计模板为一笔二顿挫,即所谓‘钩圈略异杨家法”。他圈花如铁线圈成,用笔不飘浮,严谨而逼真。画面虽然不用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千蕊万朵,含笑盈枝的梅花姿态,十分逗人喜爱

  这幅画的题诗小有;“明絜众所忌,难与群芳时,贞贞岁寒心,惟有天地知。”显然,这是作者借梅花表达自己的心情,有着一种借物抒怀的特点。又如在另一幅《墨梅图》中题有“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谈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此表露他的高尚情操,不愿与当时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所谓:“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画梅花,只画“野梅”,不作“官梅”。他喜欢山野梅花枝干劲直的品性,不喜欢画经人工造作、枝干多盘曲的庭院梅花。这些特点是同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

  王冕(公元13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他出身于浙江话暨一贫苦农民家庭,但从小就好学如痴,读书不倦。据《明史》记载,因家里无钱供他读书,父亲只好让他去放牛。他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庙里,坐在菩萨的膝上,借长明灯的灯光读书认字。有时,他把牛放牧在草地上, 自己跑到私塾里去听老师讲解和村童读书。有一次,他听课入了迷,到黄昏时候,才想起放牧着的牛,结果牛不见了,回家被他父亲责打了一顿。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的一个读书人韩性,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王冕青年时期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永绝仕途,流浪江湖。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波长江,过淮河,经徐州、济南到北京,达居庸关。数千里的远游,使他扩大了视野,开宽了胸怀,同的对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由于他的诗画不同几俗,画誉越来越大,在北京期间,士大夫都争走馆下,求他画画,一时缣素山积,他常援笔立挥而就。据载,他不满于达宫贵人向他求画,便画了一幅梅花悬在墙壁上,并题诗道:“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表示不愿给他们作画。因他对统治者予以无情的讽刺,被认为是反对元朝,险些入狱。后来,他被迫埋名隐居到家乡的九里山,白天种植豆粟、灌园养鱼,晚上读书、作诗画,过着清贫生活。他在屋的周围种了千株梅树,几百棵桃杏,题为“梅花屋”。王冕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画影响很深,贫苦朴实的山村生活又赋予他的诗画以浓厚的生活气息。


360U2881862297 优艾设计网_PS论坛 2022-02-03 15:26

钩图略异杨家法,春满冰心雪压腰。何碍磅人呼作杏,问他杏得尔清标?

可以百度<王冕墨梅图及其题诗的审美内涵>,杨洲写得文章


_CFT****94166 2022-02-03 15:41

墨梅图题诗的作者是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 王冕

(附原诗)

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吾家优艾设计网_PS百科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_CFT01****60724 2022-02-03 15:42

墨梅

作者: 王优艾设计网_设计模板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棵虬枝盘结的腊梅,正葳蕤地生长在我家洗砚池旁;

那盛开着如墨的梅花,每朵每瓣都透出幽幽淡淡花香。

你这傲雪的腊梅花啊,不愿与众花为伍不求他人夸赞;

如丝如缕的阵阵清香,正是腊梅馈赠人间的精神飞扬。


清清松松Yeah 2022-02-03 15:42

如果要认识这幅画,我觉得首先要从这幅画的背景说起,也就是王冕本人。王冕是元代的画家,大家都知道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主政的时代,作为汉族人的王冕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根本上来说和当时的社会是格格不入(一方面统治者打压其他民族,另一方面笼络一些有才有抱负的人。),从而在艺术上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以绘画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果细心的人看过元代的绘画,大概都知道元代的绘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百科画很少有画家画带有颜色的绘画,如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和王冕一样在政治上有不同的遭遇或是个人的人生追求就不在主旋律的道上,他们避谈政治,喜欢游山玩水,在大自然中尽情玩乐,来摆脱世俗的烦恼,所以大都以文人画作为自己绘画的表现形式,因为文人画以最简洁的墨色来表现自然万物。虽然没有丰富的色彩,但是层次丰富的墨色足以表现画家内心追求畅达而又自由率真的世界。文人画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时期。期中《墨梅图》就是元代代表性的作品,画中的梅枝、梅花用笔老辣,不拖泥带水,墨色浓中有淡,湿重渗透,用线圆润有力。在形式上梅花呈现对角线的构图以求达到平衡中有变化,梅花的布局上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虚实关系处理很精妙。虽然是几支梅花,但是足可以梅之全貌。从后面的题词可以看出王冕高洁的情操和不同流合污的节气。


九百万块砖头 2022-02-03 15:42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诵读)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优艾设计网_电脑技术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

  一棵虬(求)枝盘结的腊梅,正葳(威)蕤(瑞)地生长在我家洗砚池旁;

  那盛开着如墨的梅花,每朵每瓣都透出幽幽淡淡花香。

  不需要别人夸它美丽的颜色;

  只愿留下清香的气味在人间 。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黧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吾家”,并暗喻其功底。

  3.[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

  4.[清气]清香的气味。

  5.[乾(qián)坤(kūn)]指天地,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的气概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可惜,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

  【主题】:这首诗借梅言志,表现了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洁身自好,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墨梅》赏析 】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60):字元章(一作元肃),元代诗人,书画家,善画梅,今绍兴市人,他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元诸暨郝山下人,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出身贫家,自幼嗜学,白天放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返,忘其牛,间壁秦老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愿听其所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后从会稽学者韩性学习,终成通儒。但屡应试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行事异于常人,时戴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或骑黄牛,持《汉书》诵读,人以狂生视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作府吏,冕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游大都,老友秘书卿泰不华欲荐以馆职,力辞不就,南回故乡。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以卖画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放于鉴湖之阿,听其所止。又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闻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谘议参军,未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以兵请冕为官。冕以出家相拒,并扩室为白云寺。旋卒于兰亭天章寺。元代诗人,书画家,善画梅,今绍兴市人,她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如《伤亭户》、《江南妇》、《对景吟》、《吴姬曲》、《墨梅》、《剑歌行次韵》等。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亦善画竹。求者踵至。对明代画梅高手如刘世儒、陈宪章、王牧之、盛行之等影响甚大。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刚开始,在放牛期间,王冕用攒下来的钱买了些颜料,学着画荷花。他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便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后边大有长进,那和花的形态形状没有一处不像真的。后来,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来买他的画。他便用的来的钱买些东西孝敬母亲。

  [编辑本段]2.王冕考故

  王冕隐居在山明水秀的诸暨九里山的水南村。村上共有三户人家,一年到头辛苦过活。一条溪水像带似的流过,挺秀的山峦耸立在屋后,山上竹木茂盛,一片葱茏。山光水色相映,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正如他诗篇中所说:“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他在此地“种豆三亩,粟倍之,梅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芝园后集》卷十)。王冕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村中度过的。朴实的生活与清幽的山水孕育了他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性格,赋予他的诗画创作以浓厚的生活气息。

  王冕的祖代,原住在关西的王景(函谷关以西)。他的十世祖宗是王德元,在宋朝做清远军节度使的官。王德元有两个儿子,一是王琪,曾任阆州观察使;一是王琳,做过统制官。从王琳开始迁居诸暨,传到王冕已经八代了。

  王冕的远祖,无疑是官僚家庭,但传到王冕的父亲已成为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徐显的《稗史集传》载:“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在王冕的《竹斋诗集》中说:“九里先生两鬓皤,今年贫胜去年多。敝衣无絮愁风劲,破屋牵萝奈雨何。数亩豆苗当夏死,一畦芦穄入秋瘥。相知相见无他语,笑看生前白鸟过。”(《九里山中》)“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破甑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过山家》)“江南古客无寸田,半尺破砚输租钱。好山好水难夤缘,荃房日薄蒙荒烟。”(《有感》)

  从这些诗句来看,他是亲身参加各种劳动的,读书作画不过是他的一些农余活动,而且是为了生活,以卖画易米糊口和纳租付税,他写诗作画自然与一般士大夫吟风弄月、消愁遣恨有所不同。由于他“耕无寸田,牧无风刍”,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冬天无棉絮过冬,草屋破漏无力修补,庄稼抗不住天旱,家中破甑无粮,妻子忍饥挨饿,不得已只好采野菜充饥。在此情况下,自己就不得不直接参加体力劳动,蓬头赤脚,下田耕种,栽植竹、茶、桑、麻及杂粮等来维持生活。对这种贫苦生活的描述,在有关的著录中到处可以找到。例如在《竹斋诗集》中还有“我穷衣袖露两肘,回视囊中无一有”的描写。在《铁网珊瑚》里有“今年老异于上年,须发皆白,脚病行不得,不会奔趋,不能谄佞,不会诡诈,不能干禄仕,终日忍饥过”的记载。尽管有此惨苦遭遇,但他宁愿耕作卖画度日,不愿奔走豪门乞食,充分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坚贞不屈的性格。

  王冕的出生,一说生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卒于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享年七十三岁。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持此说。吴谱还载王冕生日为七月廿二日。一说生于元至元元年(1335),卒于明永乐五年(1407),享年七十三岁。

  这两说之谬误在于将王冕的儿子山樵王周的生卒年月套在其父名下了。这是近人姜克涵发现的,他的这一见解发表在《学术论坛》1957年第2期。试看吕升写的王周行状:“山樵生于至元乙亥秋七月廿二日,卒于永乐五年丁亥正月十三日,寿七十三。”

  姜氏说:“这便是上引的关于王冕生卒年代,以及王冕享年七十三岁的根据,而且吴谱还是采用这段文字所载的月日。至于其改变年代的缘故,是因为卒于永乐年间与一般记述不合,便把他的卒年改为明军占婺州的至正十九年,然后上推七十三年,便断定生于至元二十四年。”更有甚者,“这种没有根据的说法,竟然得到不少人的附和,井辗转引用,甚至还有人据此而以1935年为王冕的诞生六百周年纪念大写纪念论文”。

  姜氏认为王冕的真正生卒年代应当是:“生于元至大三年庚戌(1310),卒于至正十九年已亥(1359),享年五十岁,大致是不差的。以王周生年上推廿五年即至大三年,王冕廿六岁生子。”这是姜的结论。

  从王冕的《自感》诗中“此志竟萧条,衣冠混泥涂。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等语看,至大三年(1310)生是对的。

  【知识拓展】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八位画家。

  【诗画赏析】

  王冕是元朝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而过着隐居的生活(隐居在浙东九里山)。这幅墨梅图和上面的题诗,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节气和人品。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仅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题诗书法饱满挺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和。整个画面虽无艳丽的“好颜色”,但看上去,梅花的“清气”似从纸背透出。

  可惜,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