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沙伊复交顺应大势 中方努力久久为功?

优艾设计网 https://www.uibq.com 2023-03-12 08:33 出处:网络 作者:PS百科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北京时间3月10日晚,中国、沙特和伊朗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最多在两个月内重开大使馆和代表处,并安排互派大使。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北京时间3月10日晚,中国、沙特和伊朗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最多在两个月内重开大使馆和代表处,并安排互派大使。

与沙伊复交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有媒体用“世纪和解”、“中东巨变”来形容其意义。中国前驻沙特大使、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中东国家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外交的“惊喜”,证明劝和促谈仍是当前处理国际矛盾冲突的首选,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倡导的共同安全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

中国前驻沙特大使、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

中东国家求和平、求发展是大势所趋。

2016年1月,什叶派教士纳姆尔在沙特被处决,伊朗示威者随后袭击了沙特驻伊朗大使馆。此后,双方断绝了外交关系。

断交7年,“宿敌”在北京握手,国际舆论普遍表示“惊讶”和“欢迎”。

在吴思科看来,沙特和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即使有很深的矛盾,也重视彼此在该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复交可谓“顺势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中东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战略自主意识增强,各国根据形势和国家利益的变化调整战略和政策重点。“谋求和平与发展”成为该地区的主流声音;其次,2022年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地缘政治环境明显改善,区域内国家关系继续趋缓,各国更加注重自身和区域发展合作;第三,外国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因素减弱。

“两国走向缓和,达成恢复关系的共识,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可喜的结果。”吴思科说。

联合声明发布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沙溢恢复外交关系将为两国和地区的发展注入巨大动力。发展周边外交是伊朗现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轴。伊朗正以强劲的势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外交部门正在积极准备推动该地区的更多合作。

中国多年来一直斡旋推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动地区和平对话。

中国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多年来一直在两国间斡旋。

吴思科介绍,2016年沙伊断交后不久,习近平主席访问了这两个国家,并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给出了中国对中东问题的答案,即“三把钥匙”——。解决分歧的关键是加强对话;解决问题,关键是加快发展;道路选择的关键是要符合国情。同时,他提出了“不做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试图填补真空”的“三不”原则,明确阐述了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外交政策和理念。

2022年底,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阿峰会和中国航运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今年2月,中国接待了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显然,中国更重视中东。

“这反映了从最高层到外交层面的持续提升。”吴思科强调,与人为善不仅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他回忆说,“当我作为特使去中东时,我访问了

在三国“北京对话”闭幕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对媒体表示,沙伊宣布两国复交是对话与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的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好消息,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对此,吴思科表示,这是中国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主张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目前世界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绝对安全,即自我安全高于一切,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安全。

“世界应该看清楚,哪种安全观符合时代潮流,能促进更多合作,对全球安全问题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吴思科说。

吴思科说,中国和中东国家作为文明古国,有着许多共同的历史纽带,在近代也遭受了民族苦难和历史尘埃。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共同的历史使命。“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对中东国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即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可以在保持自己传统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

此外,吴思科认为,作为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拉克恢复交往将对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包括也门、叙利亚问题、巴以长期存在的矛盾,我们可以通过协商求同存异,这有利于促进中东国家的和平合作与发展,有利于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密切合作。”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