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史玉柱说他吃了10年脑白金,你信了吗??反正我没信?

优艾设计网 https://www.uibq.com 2022-12-25 09:56 出处:网络 作者:PS基础教程
 春节后,一篇名为“脑白金被揭助眠成分是褪黑素,褪黑素副作用不比安定药物少”的报道在网络上流传。对此,前巨人集团CEO史玉柱2月20日在微博上发长文回应:“刚看一篇恶毒文章,大嘴忍不住说几句,这十年来,我仍

 春节后,一篇名为“脑白金被揭助眠成分是褪黑素,褪黑素副作用不比安定药物少”的报道在网络上流传。对此,前巨人集团CEO史玉柱2月20日在微博上发长文回应:“刚看一篇恶毒文章,大嘴忍不住说几句,这十年来,我仍坚持每天睡前吃脑白金,18年了,骗你我是小狗……”截至今天上午,这篇长微博的阅读量已超过20万。

  史玉柱

  “脱壳”了没?

  脑白金是史玉柱在困难期推出的“救命草”,问世第二年便跻身中国保健产品销量第一,并连续保持十六年。

  史玉柱在微博中说:“五年前我就下定决心,以后坚决不碰吃的产业,包括食品、保健品和药品。”早在2002年就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有消息称史玉柱退出脑白金产品销售市场。

  但史玉柱还是发了长微博。近日,脑白金生产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史玉柱表面对重要事项放手,但实际上仍是脑白金背后的操纵人。”

  脑白金“忽悠”了啥?

  “脑白金”的宣传是这样的:人脑中的脑白金体分泌脑白金,是人体机能的最高主宰,脑白金分泌减少会使人体正常运作受到干扰,随之产生各种病症。

  有医学教授曾对媒体表示,从生理解剖学上说,人体内根本没有什么脑白金体,只有松果体。济南亚细亚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强告诉记者,脑白金以“偷换概念”的方式让消费者误以为人体中有“脑白金体”,他们的产品是脑白金,而其他公司生产的只是褪黑素。

  褪黑素“危险”了吗?

  褪黑素是一种用于调整时差的激素,一直活跃在我国的保健品市场,但生产和使用管理十分混乱。尽管如此,我国食品药品研究中心、食品药品检验中心等机构目前暂未接到褪黑素质量问题的报告。美国FDA和欧盟食品和药品安全监测系统也未发布任何关于褪黑素的不良反应报道。

  史玉柱在微博中承认,脑白金中的确含有“褪黑素”,但是“不该把脑白金与褪黑素画等号”,且剂量“按国家批准”。

  业内人士分析称,褪黑素源自大脑分泌,长期或大量服用会产生依赖感,影响自身分泌,这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而引发其他疾病。“褪黑素不能合成,只能靠提取,获取难度大,尚未形成质量准则。”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合成室博士李林虎告诉记者,将褪黑素用于保健品很难保证效果的稳定性。

  据长江商报

  网评

  王紫杰:史玉柱是中国当年蒙派营销(注:在中国医药界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一种医药保健品运营模式)的代表人物,过去的手法争议太大!望后来者借鉴!

但是脑白金不就是褪黑素吗?褪黑素不是有副作用吗?大家怎么看?
李振 2021-05-04 07:14


脑白金的宣传材料中声称:“脑白金作为当代杰出科技成果之一,功能确切,长期服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通过和本报驻外记者以及多位海外医药界人士采访了解到,褪黑素曾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度风行,但因为褪黑素的功能并不确切,这股风很快消退。目前世界范围内,除美国、中国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把褪黑素视为保健食品外,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均对褪黑素的使用持谨慎态度,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不得在药店里自由销售。
  美国:专家忠告,中老年不必长期服用褪黑素
  几年前的褪黑素热早已消退。褪黑素热潮刚刚兴起不久,美国卫生部的专家就在一个专门研讨会上提出警告:若任意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吃,可能有危险。一位研究人员表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把褪黑素当成食物补充品,所以不以药物列管,但市面上的褪黑素产品剂量太高,因此有的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还有降低男性性欲的副作用。其他如国立营养食物学会也强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低剂量使用,以免发生危险。
  1999年11月6日,美国《休斯敦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给褪黑素使用者的警钟》的报道,哈佛医学院查理士·加斯勒博士在文中指出:一个由美国国家卫生部下属的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体内产生同样水平的褪黑素,这个结论打破了传统观念。加斯勒说,老年人不应该相信那些督促他们在40岁以后服用褪黑素的广告。在这个研究课题里,34个年龄在65岁至81岁的健康老年男女,同98个18岁至30岁的男女做了比较。研究者们发现褪黑素的水平在这两组人中没有区别。没有人知道长期服用褪黑素到底安全度有多大,尤其是服用高剂量的褪黑素。在商店卖的褪黑素一般是3毫克片剂,相当于正常体内水平的10倍之多。
  1999年5月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毒理学化学研究》刊登的研究报告提醒服用者:褪黑素在正常人体的含量非常低,如果藉由健康食品的摄取而吸收过多的褪黑素,反而会制造出伤害人体的“衍生自由基”,影响行为举止,造成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
  德国:权威实验证实,褪黑素抑制性腺发育
  在欧洲各国,对褪黑素的管制数德国最严格。到目前为止,因褪黑素的功能尚不确切,德国尚不允许对其作为药物进行登记。
  德国是第一个将松果体、褪黑素及生殖机能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国家。1998年,德国医生Offo Heubner发现一个男孩性早熟,同时发现这个男孩松果体的肿瘤,正常组织已被破坏。也正是由于松果体遭到毁坏,这个男孩才出现性早熟。于是这位医生第一个提出了松果体抑制性腺发育的概念。此后,人们还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这方面的作用。给动物注射褪黑素会出现诸多抗生殖机能的现象,如延缓未成熟动物的性成熟,抑制动物的自发性排卵和发情反应。用褪黑素给兔子注射,不仅使雌雄两性生殖器官较正常细小,身体较矮小,而且雌兔卵巢内卵泡退化,子宫肌肉减少,雄兔的曲精管内精细胞退化。如继续注射到6个月,不论雌雄,都失去了生殖能力。因此一些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褪黑素起着明显的抑制生殖机能的作用。这一点,连褪黑素产品专利执有者、美国马萨诸塞工业大学的乌特曼博士(此人曾在脑白金的宣传材料中隆重出场,但记者核对其论文的英文原文,发现其对褪黑素的功能出言极为谨慎。)也完全认同。
  英国:国防部赞助的试验证实褪黑素不仅不能治疗失眠,反而对人体有害
  目前在英国,因为其功效颇多争议,褪黑素是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的,在药店没法得到。
  世界上第一位用褪黑素矫正时差的学者,是英国萨里大学的阿连德博士。而据一项由英国国防部赞助、由萨里大学米道敦教授主持的研究证实,褪黑素不但未能治疗失眠,反而造成“睡眠断续现象”。英国国防部强调,有时褪黑素不但无助于改善失眠,反而有害,与过去一直强调可产生“婴儿般的睡眠”完全背道而驰。研究人员亚伦德所做的动物实验及艾尔所做的人体实验表明,睡眠是日与夜共振而出现睡意,若在夜间服用褪黑激素,会使身体发出强烈睡眠信号,打破了日与夜的节奏,破坏日夜的节律性,以致不再出现共振作用;大自然的节奏消失,这个人的睡眠也就紊乱了。由此可见,褪黑激素的功效尚有待证实。
  中国台湾:药店因出售褪黑素被处罚
  黑激素在中国台湾曾经风靡一时,但台湾目前对于含有褪黑素的健康食品,一律禁止销售,受到严格管制。高雄碧特有限公司林同胜因在药店出售含褪黑素西药成分的药品被当地“卫生局”以违反《药事法》处罚过。
  1999年,台湾医学杂志《急诊医学年志》针对褪黑素的功效进行研究。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郑慧文针对某急诊室15位实习医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服用褪黑素的时候,睡眠模式、恢复体力的程度、精神状况等都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不同。研究人员也针对受试者进行集中力评估及认知协调测试,结果也显示,是否服用褪黑素并没有差别。
  冰岛:褪黑素被认为是冬季忧郁症的祸首
  当“脑白金”为人体中脑白金(应为褪黑素)日益减少而担忧、极力鼓励人们放心长期服用时,而冰岛的医学专家正为该国人们体内过剩的褪黑素而挠头。冰岛位于北纬60度以北,冬天白昼较短,该国每年在11月至第二年3月,就有高达11%的人口患有冬季忧郁症,患者多感倦怠无神,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自杀人口较多。几年前,冰岛科学家卡拉多特尔研究发现,这些忧郁症患者体内所分泌的褪黑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多出2.4倍,因此卡拉多特尔认为这些忧郁症患者患病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过量的褪黑素。
  据悉,在挪威、瑞典、芬兰等高纬度国家医学界均有类似的发现。
  挪威:褪黑素倒时差的功效被证实无效
  在挪威,不但褪黑素的其他功效有待进一步证实,连公认的褪黑素倒时差的功能也被证实并不像以前人们想象得那样确切。据《美国旅游医学》报道,挪威的研究人员曾针对褪黑素消除时差的功效进行257人的实验,看看当他们由挪威旅行至纽约后,服用褪黑素和服用糖果有没有不同,结果令人失望,褪黑素的效果非常不明显。
  最权威的内分泌专著:褪黑素功能不确切
  在世界上最权威的内分泌专著——《威廉姆斯内分泌学》2001年英文版218页上对“褪黑素在人体的作用”做了详细阐述:“在美国,通过各种书刊和媒体褪黑素已成为公众的焦点,然而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医生的处方证实其功能有效。人们对褪黑素感兴趣的是,它被传在人们和啮齿类动物在抗衰老、抗癌、心血管疾病和提高免疫力方面有着有益的影响。”在最后,文章总结称:“褪黑素能够抗衰老的主张仅仅只是在缺乏褪黑素遗传因素白鼠的研究上,而白鼠的松果体丝毫没有用处。因为没有对比实验,除了在睡眠方面的影响外,褪黑素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尚不能确定。很遗憾,这种被人们拥戴的激素的生物功效尚缺乏支持性研究。”
  专家:炒概念决不是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据《智囊》透露,当初脑白金在策划之初就对媒体的负面报道做了充分准备:假如(脑白金)“媒体出现负面报道”,它的对策是“公关工作做到前面,在媒体上广交朋友,找到媒体权威人士做顾问”。可见该策划人真是深谙“中国国情”,为了脑白金煞费苦心。
  本报《脑白金是什么东西》、《脑白金究竟有多神?》发表后,脑白金的公关代理公司多次和记者联系,在记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发来一篇新闻稿,文中以记者的口吻称:国际保健品大鳄们纷纷看好进入WTO后的中国庞大的保健品消费市场,有些甚至希望正在日益走向正规和健全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出现整体性的信任危机。
  过了不久,北京某报上便出现了与此惊人类似的报道。该报道以“脑白金”生产企业上海健特公司老总史玉柱的分析为依据称:媒体的质疑来自于一些有国际背景保健品公司的不正当竞争。在北京另一家媒体的一个专访中,史玉柱称:“我们想在大众面前扳回(国内)保健品的形象。”
  令人不解的是,原来动不动就拿美国专家、媒体报道大肆宣传,声称自己的产品是美国研制(记者在美国前2000家大企业名录中都未找到能够简写成“AGC”的大牌企业,而美国的制药企业总共不超过200家,当记者向脑白金厂家咨询AGC的详细情况,该公司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中美联合出品,怎么媒体一揭示真相,就一下子变成了国内保健品行业的捍卫者了呢?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我国保健品市场已急剧萎缩,2000年的销售额从1995年的200亿元下降至175亿元。其原因是由于国内保健品行业不把注意力盯在技术上,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在一些夸大甚至恶俗的“概念”上。在保健品行业这一现象几成公开的秘密:一个煎饼摊还要一口锅,一种保健品从研发到报审只需20万元左右就搞定了,剩下的事就靠广告说话了。39健康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保健品行业广告投入、科技投入之比为4:1。至于厂房原本就是多余的,到一些快要倒闭的乡镇企业委托加工便OK了。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保健品包装上对产地三缄其口、朝秦暮楚的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蔡同一教授告诉记者,中国保健品行业已经走了不少弯路,“炒概念”只能害了中国保健业,炒概念决不是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方向,而把保健品“礼品化”更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一大误区,保健品的需求是以特定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论坛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前提的,不是大众消费品。而成了礼品,保健品本身的科技含量就极易被忽视。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严峻的竞争形势,国内保健品企业更应该多一份良心和责任,还保健品行业一方健康的天空。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