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世界上最环保的国家?

优艾设计网 https://www.uibq.com 2022-12-13 18:54 出处:网络 作者:PS教程
你好,我想知道世界上最环保的优艾设计网_PS百科国家,在线等。。钟琦 2021-04-07 13:18
你好,我想知道世界上最环保的优艾设计网_PS百科国家,在线等。。
钟琦 2021-04-07 13:18

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一些塑料制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就导致了这些塑料使用之后,被随意地丢弃废弃,使这个世界被塑料所困扰,陷入了塑料危机。但是非洲的小国卢旺达却没有被这种危机所干扰,而是成为了世界比较环保的国家之一。

卢旺达位于非洲的中东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他们国家的风景非常的秀丽,气候也四季如春,非常适合生存。同时卢旺达也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国家之一,卢旺达政府颁布了法令禁止塑料袋使用的法令。当入境他们国家时候,就会检查是否有塑料袋或者是塑料包装的东西。这些东西一律不许带入他们的国家。

而且在他们国家的市场上也不许使用任何有关塑料的产品。比如说塑料袋,塑料包装盒等等都是不许使用的。究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百科其原因,一位卢旺达的政府工作人员说,因为卢旺达没有很多的自然资源,也没有非常强的经济实力,所以只有靠把这个国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使到这里的人们感觉心旷神怡。

正是由于政府法令的严格执行,卢旺达成为了世界最环保的国家之一。在他们的国家大街小巷都非常的干净,人们环保意识非常强,保护环境的政策也落实到地。我觉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应该向卢旺达学习,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张磊 2021-04-07 13:19

  当然是“世界最环保的国家”芬兰,以及新加坡!

  芬兰节能环保 渗透到生活每个细节

  作为闻名世界的“千湖之国”,芬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不久前,记者应芬兰工商业媒体服务机构Finnfacts之邀赴芬兰进行了一次“环保之旅”,芬兰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其采取的环保举措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节能意识强,渗透到生活每一个细节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漫长,气候寒冷,不仅民用能耗高,而且传统的森林工业和冶金工业也是高能耗产业,使芬兰成为世界上人均能耗最多的国家之一。芬兰所需能源主要依赖进口,因此节能对于芬兰来说至关重要。

  芬兰政府非常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在公众中开展节能宣传。自1996年起,芬兰每年都要举办“全国节能周”。通过参加节能周,芬兰民众的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所学到的节能知识加以运用。

  芬兰的节能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记者发现,芬兰的房屋大门都非常沉重。据随行的芬兰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设计可以减少热量流失。芬兰还非常重视建筑物的隔热功能,尽量减少室内热量损失。芬兰环境部制定了建筑物隔热新标准,新建筑物的墙体必须要有绝热层,室内要有通风设备;要求增加墙的厚度,采用二层或三层玻璃窗,房间的供热装置安装自动调节阀门。据称,以上这些措施可使建筑物热能消耗减少10%~15%。

  在距离赫尔辛基市100公里左右的拉赫蒂市,某住宅小区的小型住宅因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成为芬兰著名的生态住宅。这种生态住宅房顶上装有6块太阳能板和1个小型风能发电机,产生的电力被储存在10组蓄电池中,通过变压器将24伏直流电转换成230伏交流电供住宅使用。住宅内照明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技术,耗电量小,因此,可以实现用电自给自足。住宅还备有小型发电机,作为补充供电并为蓄电池充电。整个供电系统的运作可用电脑监控。

  生态住宅的空气循环系统配备了热能回收泵,能将室内向外排出污浊空气中的热量回收和储存,同时可利用回收热量将抽进室内的新鲜空气加温,并为贮水罐加热,保证热水供应和地板供热。因此,这座住宅内没有传统的供暖设备。

  目前,芬兰正在大力研发、推广和建造这种住宅,在为人们提供洁净舒适的理想居住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重视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

  芬兰森林资源丰富,而油气煤等资源贫乏,这促使芬兰人一方面重视提高产业能效,开发生物能源,另一方面重视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由于芬兰70%的能源需要进口,因此提高能源效率一直是芬兰政府的优先战略考虑。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根据能源中碳含量收取能源税的国家,每年收取的能源税近30亿欧元,约占芬兰整个税收的9%。芬兰政府利用这笔收入来支持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芬兰在生物能源利用方面已处于发达国家中的领先地位,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在欧盟国家名列第三。芬兰贸易工业部还出台了一项国家发展项目,用木材及木质垃圾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芬兰政府承诺,到2010年生物液体燃料的使用量将达到所有交通工具使用燃料的5.75%。

  芬兰还大力发展集中供热、供冷。芬兰的集中供暖是通过热电联产的方式实现的。热电联产和集中供暖不仅大大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赫尔辛基能源公司是赫尔辛基大区主要的电力和热力供应商,去年的营业额高达6.94亿欧元。在其下属的沃萨里热电厂,经理约基·哈列亚向记者介绍了工厂的热电联产技术工艺。热电联产,即在同一电厂中将供热和发电联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普通电厂废弃的热量。哈列亚介绍说,热电厂以热电联产方式生产了总发电量的78%、总供热量的91%;工厂能效达到9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到工厂使用能源的9%。

  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纸和纸板的公司。为了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他们把造纸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理后进行焚烧,焚烧产生的热量重新用于生产过程中。这种做法在芬兰造纸企业中成为常见的工艺。

  在拉赫蒂,2010年3月将建成一座再生资源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新型物质、材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等,拉赫蒂能源公司等著名环保企业将入驻研究中心,形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产业集群。拉赫蒂生物质发电厂也在筹建当中。

  在拉赫蒂市库亚拉垃圾处理厂,经理莉娜·塞帕拉向记者介绍了“拉赫蒂垃圾管理模式”。拉赫蒂地区共有20万人口,区内13个市原本各自有一家垃圾处理场,1993年联合建立了帕贾特哈姆垃圾处理公司(PHJ),2008年其营业额达1000万欧元,其中包括垃圾处理税156万欧元。PHJ在拉赫蒂地区设有95个“生态点”,收集电池、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资,并且每年一到两次挨家挨户收集废旧电子设备等有害垃圾。目前,PHJ的垃圾再利用率约为60%,计划到2010年可达到75%。

  致力打造全球最知名的清洁技术国家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芬兰展馆被称为“冰壶”。在这座设计独特的建筑中,芬兰将集中展示环保带来的经济效益。

  根据芬兰贸易工业部的统计,芬兰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较上世纪90年代提高了4倍,达到38亿欧元,占芬兰出口总额的约10%。目前,芬兰大约有300多家环境公司,其中许多家都拥有环境项目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对外转让。

  芬兰政府还对环保产业提供了多渠道的资金支持。政府对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提供可达项目投资30%~50%的资金支持;对风力发电、太阳能等项目可最高支持项目投资的40%。芬兰还制定了以环保产业立国的发展蓝图,计划在未来四五年内将环保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在芬兰采访期间,记者深切感受到芬兰清洁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芬兰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在芬兰国家技术创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新局的倡导和支持下,芬兰的科研机构和商业机构密切合作,在清洁能源、节能、清洁工艺和空气污染控制领域加强研发和实践,打造“芬兰清洁技术”品牌,以使芬兰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清洁技术国家”。

  当前,中国与芬兰之间在清洁技术领域已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包括节能、垃圾处理、水处理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记者接触到的芬兰政界和企业界人士都坦言,清洁技术和中国是芬兰的两大关注热点,而中国的清洁技术市场无疑是最佳的结合点。

  在气象测量领域具备世界领先技术的芬兰维萨拉公司总裁科叶尔·弗森告诉记者,公司在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拥有优秀产品,与中国也早已开展合作,中国是维萨拉面向未来的重要市场。(

  新加坡环保经验值得借鉴

  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以清洁优美的环境而闻名的“花园城市”,政府重视环保是新加坡步入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轨道的主要原因,其环保经验值得借鉴

  强烈的危机感

  新加坡是一个袖珍型国家,国土面积仅有620平方公里,资源极度匮乏,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依赖进口。

  1965年独立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加坡完全成为一个城市国家。各类建筑覆盖了2/3的国土,乡村销声匿迹,粮食、蔬菜和肉品完全依赖进口,水资源日益短缺,空气严重污染,城市垃圾成为灾难。保护环境成了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争。

  新加坡政府提出“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地、安全的食物、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低传染病率”等环境目标,通过健全的法律,到位的管理和全民的宣传,对工业化的环境后遗症进行补救。环境保护成为新加坡人的共同理念,政府的危机感变成了全民的忧患意识。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中,首先考虑的是环境保护,并且要从长计议。大力度的环境保护使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新加坡不仅成为了一个美丽清洁的岛国,其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水平和环境保护都居东盟之首,甚至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全民教育与严格执法

  新加坡注重开展全民教育,坚持不断地向国民灌输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1968年10月,新加坡政府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保持新加坡清洁”的运动。1990年以来,新加坡每年都开展“清洁绿化周”活动,推动环保团体、学校与公司参与环境保护,鼓励每个人对环境负责。

  新加坡政府把新生水厂、垃圾岛等环保工程作为环保教育基地,要求所有机构组织员工、所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接受教育。最近新加坡环境局推行了一项贴近民生的环保再循环措施:居民可用旧衣物、旧报纸等物品在社区换取米、盐、糖、罐头食品等日常用品。该活动受到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

  在新加坡的公共汽车上到处可以看到“乱扔垃圾罚款1000新元”的告示。乱扔烟蒂、随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坏草坪、驾驶冒黑烟车辆等违规者必会收到一张罚单,如果不按时交罚款就会受到法院传讯。此外,违者还会被有关部门召去充当反面教员,穿上标志垃圾虫的服装当众扫街,以示警惩。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制定了环境条例以控制工业污染。从1980年起,发电厂、炼油厂等主要空气污染源只准使用硫磺含量不超过2%的液态油发电;在空气中散布污染物的工业必须安装特别设备,以确保散发出来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

  健全的机构与合理的规划

  新加坡实行“全民水源”政策,并出台“四大水喉”计划,即天然降水、进口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来保证符合环保标准的高质量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新加坡降雨量大,每年约2350毫米。通过集水区将雨水收集流入蓄水池,再输送到水厂进行处理后进入供水管网系统。在利用天然降水方面,新加坡将一半土地作为集水区。目前新加坡的蓄水池已达到14个,集水区范围增至全国土地面积的2/3。

  “新生水”的开发和利用是新加坡缓解水资源紧缺的主要措施。新生水的生产采用逆渗薄膜和超声波两种先进技术,每天共生产新生水26万立方米,占新加坡全国总需水量的15%。“新生水”各项指标都优于目前使用的自来水,清洁度至少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饮用水标准高出50倍,售价比自来水便宜至少10%。新生水的广泛应用,既减少了水量消耗,又降低了水价成本。

  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是新加坡环保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高效的固体处理系统有助于新加坡把海岸线的污染降到最低。新加坡环境局管理的四座垃圾焚化厂去年共处理垃圾228万吨。新建的吉宝西格斯大士垃圾焚化发电厂将于2009年初启用,它采用了先进焚化技术,每天可处理垃圾800吨,垃圾焚化时产生的热气将被回收并转换成能源,供应焚化发电厂所需电力,剩余的电力供应给新能源电网。

  位于新加坡南部的实马高岛,是垃圾焚烧埋置场,俗称垃圾岛,按照环境局的要求,当一个区的垃圾填到一定高度时,在上面铺沙种草,栽种植物。垃圾岛阳光充沛、海水清澈,拥有大片绿林空地,吸引着不少动物栖息和生长。新加坡环境局准备耗资17万新元(约合85万元人民币)在岛上设立亭子、告示牌和障碍物,迎接人们到岛上进行休闲活动。

  政企合作推动环保建设

  新加坡环境保护建设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通过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界紧密合作共同提供新的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

  新加坡的新生水厂建设由政府出资规划,进行项目建设招标,在新生水工程建设中,涉及6个污水处理厂、130多个泵站和48公里长的深邃阴沟系统,参与整个工程建设的公司达600多家,是典型的政府组织企业参与的系统工程。

  海水淡化是新加坡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但海水淡化厂开发费用昂贵,建成后利润微薄,企业难于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为此,新加坡政府不惜动用2亿新币储备金,与新加坡私人公司凯发集团合作建设新泉海水淡化厂。政府与开发集团签署20年承包合同,由政府全额出资,凯发集团负责建设和经营。该项目已于2005年建成投产。

  耗资1.8亿新元的吉宝西格斯大士垃圾焚化发电厂,是新加坡国家环境局首个国家与私人合作的垃圾处理项目。其设计、建造、拥有和经营都交由吉宝组合工程集团旗下的吉宝西格斯环境科技公司负责。在这个合作项目下,公司为国家提供25年的垃圾焚化服务,合同金额5亿新元。


杨江 2021-04-07 13:23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 正在瑞士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3日发表的2008年全球环境指数报告显示,瑞士环境最佳,排名第一,北欧国家瑞典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挪威、芬兰紧随其后。拉美国家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也表现不俗,分别位列第5位和第9位。排在最后5位的是非洲国家马里、毛里塔尼亚、塞拉利昂、安哥拉和尼日尔。 美国在世界排名中居第39位,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例如英国排名第14,日本排名第21。


毛梢源 2021-04-07 13:27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24/content_454385.htm

2008年哥本哈根以生活质量高及重视环保等因素,被英国《Monocle》选为世界最适合居住的20个城市之首。而且将计划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碳中性城市,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为零。这里大量推行风能和生物发电能,随处可见通体白色的现代风车。电力供应大部分依靠零碳模式,推广节能建筑。对房屋的保温层和门窗密闭程度都有严格要求。墙壁厚达3层,中间层是特殊保温材料,夏天隔热,冬天防寒。家家户户都要求使用节能灯,晚间通往郊外的路没有一盏路灯。并推广高税能源的使用政策,每消费1度电,需要支付26欧分,如不采取节能,则要付出高额的代价。

我曾经在2004年去过这里,我们旅行团一行16人,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体验了一天低碳式生活。骑着自行车在市内观光、去斯特洛伊艾购物。这里有很好的自行车代步服务,有自行车专用道,免费自行车停放点随处可见。这里的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重视程度:自行车居首,公共交通第二,私人轿车最末。这里的市民也积极提倡节能号召,把电子钟换成了发条闹钟;坚持户外运动,很少使用跑步机;尽量不用洗衣机,让其自然晾干;少开空调,冬季多穿衣,夏季即使是公务活动也很少穿西装。

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这里的一切都很值得我们借鉴。短短的3天旅程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王金 2021-04-07 13:31

优艾设计网_设计LOGO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美最详细的环保法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